思維決定行為,行為影響習慣,習慣決定命運。
想要打造自己的財務自由,先要從打造正確思維開始。
透過養成七個關鍵習慣,就能讓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門。
1 – 主動積極:專注做好能控制的事情
沒有任何事情,環境或個人能決定你的人生。
你的每一個行動,都是自己選擇的。
當你選擇用主動積極的態度去應對一切,就能認知到自己其實能做到很多事情。
不要將困境或失敗的責任放在別人身上,而是要找出自己怎樣才能做得更好。
所以在遇到不能改變的事情時,我們應著眼於改進自己的個人特質,成為更充實和有創意的人,再倒過來改變環境。
因為我們的每一個選擇,也將決定自己的人生將怎樣走。
2 – 以終為始:從開始便訂好自己的目標
在設定人生目標時,我們可以想想自己想在死後得到什麼評價。
確立願景後,再寫下自己的人生使命和宣言。
而人生使命的核心主要為:價值觀,追求方向,判斷事物基準以及採取什麼行動。
只有在設立好人自己的使命,並且堅定執行,方可享有積極而充實的一生。
因為當我們根據自己訂立的使命行動時:
人生將變成主動決定而非被動接受。
決定將變成經深思熟慮而非一時衝動。
行動將變成真心想做而非受人擺佈。
所以別等了!在今天就寫下自己覺得要做的事情,想要達成的事情,想要培養的特質,為了什麼而活,以及十件樂於去做的事情。
3 – 要事第一:管理重要性而非時間
將時間都放到一些重要的事情上!
有時間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(例如編排個人時間表)對人生帶來的影響,比重要而緊急的事情更為重要。
為了達成這個目標,我們要確立自己的長線目標,並編排每週要處理的事情。
這樣就能令時間運用得更有效。不單能更有效完成工作,也能留下一點個人時間。
而如果一件事可以授權給別人做,那就不要猶豫。
只要跟對方在事前確認規範,預期成果,可用資源和責任歸屬,即可充分授權。
4 – 雙贏思維:人生不是零和遊戲
在大部分的情況下,利人利己才是創造最大成果的選擇。
而要打造雙贏,就要從別人的思維角度出發。
從對方觀點看問題,了解他的需要和顧忌,才能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。
5 – 知彼解己:以同理心理解對方立場
想明白對方的想法,就要從傾聽做起。
不要搶白,不要指點他,不要控制他的想法,嘗試學會默默聆聽。
在對方說話時,以同理心理解對方說話背後的意思,並不時確認他的想法和感受。
只有在充分了解後,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。
記得不要用短訊溝通,最好是透過面對面或者電話來溝通,才能感受對方的情緒。
6 – 統合綜效:明白人我殊異
在敞開胸懷,接納不同意見時,就有機會做到一加一大於一的局面。
而想做到這件事,本質就在於積極打造利人利己的局勢。
當我們跟人意見相左時,設法了解對方的背景立場,並將雙方意見寫出來討論。
7 – 不斷更新:日復一日提升個人能力
從生理,心智,靈性,社會情感這四個面向訓練自己。
生理必須依賴每日定期活動去維持最佳狀態,想要精進則需要盡力突破極限。
靈性可透過每日冥想,想明白人生方向和意義,並將感受到的安寧平靜帶到整天。
心智則重於持續學習,透過閱讀師法前人,並用寫作整理思路和心得。
社會情感要做的就是認真聆聽別人,持續溝通,並盡力打造雙贏的局面。
透過學習,堅持和實踐,持續提升自己的水平,成為支持周遭的力量。
發佈留言